Monday, April 16, 2007

賞櫻怎能少了哲學之道


賞櫻怎麼能少了哲學之道,就算不思考什麼人生的道理,光是看花瓣付水流,也會很有感覺。

是這樣嗎?當然——沒這回事。

首先,哲學之道很長很長,不管是從南禪寺起頭朝北行,還是從銀閣寺往南走,要是中間不在小茶屋坐坐,不在小賣店逛逛,不去訪訪附近的寺院啥的,就這樣走下來實在有點呆,兩旁夾道的櫻花樹雖美,總也沒有美到百看不厭,尤其她們幾乎都是同一品種。

而中間的小溝渠,細水淙淙,就算頗是清澈、就算偶有小水鴨游來游去,但看著看著,總是會想起,這不就是一條小水溝嘛。這樣一來,哲學之道就不神奇了。

或者你還可以找一點樂趣,從南禪寺朝北走,每條小橋其實都有個詩意的名字,若王子橋、大豐橋、寺之前橋、櫻橋、法然院橋、洗心橋、銀閣寺橋等等,當然,跟著你也會發現,這些橋就是通往若王子神社、大豐神社、靈鑑寺、冷泉天皇櫻本陵、法然院及銀閣寺的通道。

不過事實上咧,最好也不要特地去找那座橋是哪座橋,因為她也有可能就只是蓋在小水溝之上的水泥道路——忽然間就走過去、而忘記她也是一座橋。

講著講著,好像哲學之道忽然庸俗了起來了。當然,實際上也沒那麼神奇。


如果你把她當成什麼了不起的觀光景點的話,你真的會發現,日本人實在太會矯飾了,一切的美,就因此而不純了起來。如果你只是純散步,腳步緩一些、心情鬆一點,發現路邊小狗皆可親、小貓皆可愛、小熊會釣魚,路旁住家很寧靜、窗口的小花盆很別緻,這條繁花似錦的小路還是相當富有情趣的。









許多年前初訪哲學之道,只有在銀閣寺附近走一小段,畢竟那時候是冬季,櫻樹一片全是禿枝,路旁也沒有可愛的小草花之類的,只有天冷到偶爾飄下一、兩片疑似雪花的冰晶停留在細枝上。

雖然那也是另一番景致,不過此次看到哲學之道櫻花滿開的樣子,深深體會到,這才是屬於這條散步小徑的季節啊。

所以,賞櫻,怎麼能少了哲學之道咧?

Friday, April 13, 2007

清水寺日&夜拜觀

感覺這幾年來清水寺已經逐漸取代金閣寺,成為京都的象徵。


過去我對清水寺的喜愛也是更勝金閣寺的,除了清水舞台的建築之美,和遠眺京都市區的超優景觀之外,從正殿看出去的山景,樹林中矗立著古老塔尖,那景致真的很讚,對愛山勝過愛水的我而言,那真是美得無話可說。




此次加上櫻樹花海的簇擁,不用說,更是超乎想像的美呆了。


但是,美則美矣,還要多加一點想像力,把眼前的人頭鑽動全部化為空氣。

人多,就讓人皺眉、嘆氣、不耐煩。不得不說,多少削減了對清水寺的喜愛。

不過這也無法,誰叫清水寺人氣直追過金閣寺,誰叫有人多事封她個啥三大賞櫻名所。

人多成這個樣,都讓人不得不擔心她那建在懸崖上,高達四層樓的全木造清水舞台頂不頂得住。畢竟任何木造建築要堪得天天上萬人踩來踩去,怎麼說都是大考驗。

不過我也算造孽啦,晚上踩過了,隔兩天白天再來踩一次。總是不想辜負了白天、夜晚任一景色。

雖然那景色之美的,永遠不會讓人失望,但還是很想把眼前的人頭鑽動通通變不見就是。

祇園夜櫻

話說京都賞櫻三大名所——清水寺、高台寺和圓山公園,也不知道是誰封的,但巧的是,三大名所的位置緊緊相鄰連成一線,大概也是以團結就是力量取勝吧,畢竟要一條路線看完三大名所,光想都覺得是盛舉。

事實是,京都可以稱為是賞櫻名所的地方,大概是跑到兩條腿都斷了也跑不完,把這三個連結起來的大場看完,以之稱為看似天下無雙的「三大名所」,如果能夠安慰一下時間有限、耐心有限的遊客,這樣說倒也不錯。

光是這三大名所就各有擅場,其實也是很了不起的。

基本上就是清水寺華麗、高台寺幽靜,圓山公園則是相當平民的歡樂。

訪櫻第一站,原本設定是從祇園走上高台寺,想不到跟著人群就走進了像是晚上園遊會的圓山公園。



最讓人震懾的是,花枝繁披、壯觀的櫻花花海下,大聲喧譁、飲酒作樂的日本人比櫻花更熱鬧,強照的燈光有如白晝,燒烤店、居酒屋全搬到戶外來,食物的香味、高聲笑語和手中的啤酒,渾然與賞花那風雅事脫軌,卻又跟頭上的粉紅花海有種奇異的契合,真是奇妙又有趣的日本人。

走過飲酒作樂的粉紅花海,最裡頭一株高大矗立、花枝繁密卻又挺立獨秀的垂枝櫻花樹,光從圍繞著她瞻仰、猛拍照的人群,也猜想得到她正是這圓山公園花季的主角,也是傳聞京都人最喜愛的「祇園夜櫻」,樹齡七十多歲,堪稱是櫻花界最受矚目的明星——至少打在她身上的聚光燈,就與其他凡樹不可同日而喻。



這天天氣晴朗,天色剛剛全暗沒多久,當我也圍著她拍照的時候,猛然發現一片打照櫻花姿態的燈光上,還有一顆明亮得不容忽視的星星,這可真的是貨真價實的「明星」——金星維納斯是也。

我雖然試圖拍下這讓人覺得感動的一刻,不過傻瓜數位相機實在太遜,我也不是什麼攝影專業,儘管就著一個小木樁用夜間模式拍下,但還是晃糊了影,加上附近取暖火爐的煙塵,還有遠處似乎是燒烤的瀰漫,反正,高掛的金星就這樣模糊地可笑了起來。